为深化学科关键能力的探索和实践,11月28-29日,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师年会暨基于学科关键能力优课展示会在自贡市召开。会议由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富顺县教育和体育局、自贡衡川实验学校承办,来自全国和省内的专家、教育部门负责人、教师等600余人参会。
会议集中展示了在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片区赛中涌现出的一批彰显学科关键能力的优课,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18节课例。其中我校陶海林和邓航老师,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四川省小学新秀教师奖。这充分体现我校教师在和美教育理念引领下,团队目标明确,凝聚力强,理念与时俱进,青年教师们快速发展。
数学优课展示
在数学优课展示环节。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梁周会老师以绘本引入,学生经历多次测量活动,累计活动经验感知不同的长度。
玉林附属小学唐露榕老师的《1米有多长》,评价机制恰当、语言简洁、亲和力强、表达形象化、提问准确,把2年级内容上在1年级也游刃有余。
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叶宇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提出疑问,独立思考,发现规律,编制儿歌,巩固落实知识。

郑燕老师,一开始的引入就为本课重点做好铺垫,难点分化--把难度降到学生的一个个“最近发展区”,注定她课堂的完美。
雅安雨城四小汉碑校区陈剑锋、遂宁安居育才中学校林登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尤其是后者的《最小公倍数》以首次接上尾巴的秘密贯穿,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正是教学改革提倡的课。
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黎波,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校长段九宇进行了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郭元祥,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尹强分别作了题为《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一所新学校的教学创见》《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课堂变革》的报告。
本次活动围绕学科关键能力开展,不仅推进了学科关键能力的落地,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辐射到省内各地,引起了深远的反响。
收获颇多
通过这次学习,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几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大家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
从中大家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的驾驭课堂;重情境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
文字:李艳
审核:刘勇
|